算着一笔账,每件衣服挣四五元钱,服装上档次价格还能提高。
老齐笑着说:“老板,你的建议我们绝对能做得到,不相信我们可以找人担保。也可以相互担保。明天我们就去你的批发店铺瞧瞧,也会和你正式签合同,如何?”
张婉茹从口袋里取出李华的名片,递给他们说道:“你们和李经理联系,今后就有她与你们签合同和上货。签合同时一定带上身份证。如果你们四人同时上货,还会给你们送货到家。咱也把话说到明处,如果到期不还钱就会加倍,两千元就是四千元,你们要看清合同上的说明才行。我想你们都是诚信之人,决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。”
四人听后也都表示绝对不会。为了两千元不会失去信誉的。
酒过三巡菜过五味,四个人已经琢磨出张婉茹真正的目的。
就是希望自己这些人去她店里拿货,长期合作下去。她也非常精明,每次拿货时都欠两千元的货款,可是欠来欠去,到头来还是这两千元,这点钱最后谁都能还得起。没想到她长得这么漂亮,心机还这么深沉。
老齐笑着问道:“我有一个连襟也是卖服装的,是在钢城区,王庄镇,能不能也让他与你签合同,以后长期拿你们的货。”
“可以,但是,除了你们四人外,别人只能签半年的合同。”
张婉茹之所这么做,就是想让他们知道,自己对他们有特出的待遇。其次同行是冤家,太多的人卖相同的服装,谁的生意好就看个人的能力了。对自己来说,当然是多多益善喽。
“哈哈,那是一定的。你扶持了我们,我们也会维护你们的利益,只告诉他们签半年的合同。”
临散席时,他们每人又多要了几张名片,说好送给亲戚朋友。
接下来,张婉茹如法炮制,又去了六个乡镇,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。就招来了五十多家卖服装的商户,服装店,与一些超市来批发店长期拿货。
而在赶集的这段时间里还挣到十几万元。
进入六月以来,雨季的到来,经常是阴雨连绵。
这天张婉茹表姐王雪艳,来看望她的姑姑王翠萍,从王翠萍那里知道婉茹正在卖服装。晚上来到张婉茹家,看到张婉茹晒黑的面容,询问她做生意的情况。
张婉茹信心百倍地向她讲了,这段时间自己下乡赶集卖服装的事情。
王雪艳看到一项高傲的小表妹,还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,被生活逼到去乡下赶集摆摊的地步,感到非常心疼。就想着尽量帮她一下。
沉思了一会,说道:“你既然是从服装厂直接拿货。看来他们的服装厂实力也很强。我这次来凤城市,其中一项就是让市里的学校,每个学校都要统一校服,最近就要竞标。谁接下做校服的生意绝对是大赢家。你也参加试试看看。如果拿到这个单子,每年都有新生入校,你也会挣到不少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