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害,怕是早就心中有数,找个机会收拾她也不稀奇……
当然,这些话,端太妃万万说不出口。只得陪笑:“gong中出了这等事,委实令人恼恨。我这个太妃,没能耐帮皇后的忙,也不敢给皇后添乱。”
谢明曦淡淡地说dao:“端太妃太过自谦了。安王是皇上的手足,亦是皇上的左膀右臂。端太妃安安稳稳地在gong里待着,安王才能踏实安心地当差。”
“若端太妃出个什么差错,zuo了不该zuo的事,说了不该说的话,动了不该动的心思。第一个为难的,便是安王。”
“端太妃一片慈母心,岂能忍心令安王忧心?”
几句话,说得端太妃额上的冷汗都下来了:“皇后娘娘所言极是。安王和皇上是亲兄弟,皇上用人不疑,重用安王,是安王的福气。我这个亲娘,也只有为儿子高兴的。绝不会zuo出让儿子为难的事来。”
谢明曦微微一笑:“端太妃果然是一片慈母心chang。”
端太妃继续陪笑,不敢再问询寒香gong之事。
谢明曦倒是ti贴,主动说dao:“寒香gong里出了这等事,确实可恼。万幸周姑娘安然无事,本gong也不想再深究此事了。”
“本gong已打发人去贤太妃静太妃的寝gong,让贤太妃静太妃都安心些。”
“端太妃主动来了,本gong颇觉欣wei。想来,此事和端太妃没什么关联。端太妃只guan放宽心,此事就算过去了。”
一炷香后,端太妃出了椒房殿,后背都被冷汗浸shi了。
……
这一日过后,几位太妃一起告病。
谢明曦亲自前去,一一探病,好言好语宽wei。
这一“宽wei”,贤太妃静太妃端太妃直接就病到了年底……这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梅太妃是真的病得不轻,将养了一个月,才勉强能下榻。人瘦了一圈,面色也不及往日。胃口不佳,每日恹恹的不说话。
琴瑟是四十多岁的老gong女了。jing1力远不及年轻的时候,想整日守在梅太妃的shen边,奈何有心无力。只得任由谢皇后派来的gong女伺候梅太妃。
这些年轻gong女,伺候得十分jing1心,谁也挑不出不是来。
可梅太妃还是日复一日的憔悴消瘦下来。
其中原因,不难猜测。
亲信心腹被一扫而空,shen边都是谢明曦的人。想和琴瑟说话,打发她们下去,一个个便跪下请罪,说是奉皇后娘娘之命,不能擅离左右。
当年俞太后在世时,梅太妃没少领略过这等磨搓人的手段。自从儿子登基为帝,俞太后又死了,梅太妃过得顺心舒畅。
没想到,今时今日,又被磨搓得萎靡不振。
谢明曦表面功夫zuo得周全,每日早晚皆来探望,但凡太医开方,必要过问。倒是盛鸿,这些时日来得少了。
倒不是盛鸿不孝顺。只是朝中近来出了一桩大事。
晋地干旱,闹了大灾荒,饥民颇多。当地的官员倒是及时开仓放粮了,奈何粮少灾民多。且有粮商从中屯粮,想趁着灾荒之年大赚一笔。灾民们被饿得狠了,无法可想,便聚众冲进粮商家中,抢了粮,也杀了人。
如此一来,便生出了民乱。这伙灾民,从一开始的数百人,迅速发展壮大至万余人。当地仅有三千驻军,竟被这伙灾民击溃,杀了大半。
至此,灾民也彻底成了民匪。一不zuo二不休,索xing占了当地的官衙,将官衙里的官员全bu关押起来